导读:你可曾想过,植物体内实际上潜藏着一套神秘的“分子暗号”?近期,科学团队成功解密了植物RNA中的假尿嘧啶(Ψ)信号,发现它如同“指挥官”,通过三层加密机制(rRNA、tRNA、mRNA)精准控制蛋白质合成。今天,我们将为您揭开这场微观世界的“谍战大戏”!
假尿嘧啶(Ψ)是RNA中最常见的化学修饰之一,广泛分布于rRNA、tRNA、snRNA和mRNA中,具有多种已知功能:它帮助稳定RNA的二级结构,调控R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,同时也影响翻译的效率与准确性。不过,目前仍未解决的问题包括:植物中Ψ的全基因组分布特征、其在rRNA、tRNA和mRNA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,以及Ψ修饰如何通过多层调控(核糖体功能、tRNA解码、mRNA翻译)影响植物蛋白质的合成。
研究成果概览
本研究成果包括:rRNA中的假尿嘧啶修饰能够全局控制翻译,但不同rRNA的Ψ位点作用不同;在tRNA T臂环中的Ψ修饰与其相应密码子的翻译效率呈现强相关;Ψ的水平与mRNA的稳定性呈负相关,但与拟南芥幼苗的翻译效率呈正相关。
1. rRNA中的假尿嘧啶化特征
通过BID-seq技术,研究者系统揭示了植物rRNA中Ψ修饰的进化保守性,并发现核糖体活性中心相关的rRNA(如Nu-18S)的Ψ修饰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。此外,特定区域的Ψ位点可能在结构稳定性和调节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。
2. rRNA和tRNA的Ψ化学计量学与翻译调控
研究还探讨了rRNA中假尿嘧啶的化学计量如何影响翻译效率,特别是在不同组织中的影响。具体分析发现,高能量需求的组织(如花和种子)中,rRNA的Ψ修饰比例显著升高以支持代谢需求。
3. mRNA中的Ψ位点特征
作者进一步对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的mRNAΨ位点进行了比较,发现不同物种间几乎没有保守的Ψ位点,显示植物mRNA的Ψ修饰缺乏进化保守性。此外,mRNA上Ψ修饰的谱在不同组织间具有显著的差异。
4. Ψ与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之间的关系
研究中还探讨了Ψ修饰程度与mRNA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。结果显示,Ψ比例较高的mRNA通常具有较低的稳定性,而5′-UTR的Ψ修饰对mRNA的不稳定性有更强的调控作用。此外,Ψ内容的变化与翻译效率间的关系也得到了验证。
研究结论
本研究以单碱基分辨率生成了多种植物物种中的Ψ图谱,结合了rRNA、tRNA和mRNA的Ψ化学计量与mRNA丰度,揭示了Ψ修饰对翻译效率的多层调控。这项研究为植物中Ψ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,也强调了通过rRNA、tRNA和mRNA进行整体翻译调控的可能性。
有关更多信息或咨询,请联系利来国际,我们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生物医疗领域的洞见!